两年中小学塑胶跑道质量安全事件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也让全社会对修订我国塑胶跑道标准的呼声空前高涨。现在,新修订后的塑胶跑道国标有望出台了——由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起草的国标《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正在国家标准委官网上进行立项公示,并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公示草案,主要从保证中小学生健康安全的角度实施强制要求,强制内容包括两点:化学性能中有关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成品和原料有害物质限量要求;物理性能中的冲击吸收值、拉伸强度。总体来看,新国标将为运动场地铺设面层的技术细节、质量水平及检测方法等方面提供更为严格具体的标准。
根据新国标主要起草人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解释,此次修订将以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国标《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11部分 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为基础,原有的国标主要是从学校使用的角度,对跑道使用功能中的抗滑性、耐冲击等物理性能方面进行规范,而对其化学性能规定模糊,只是强调原则上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而此次标准修订,将把跑道的化学性能也纳入标准之中,并从原料开始就对有害物质提出完善的限制和检测要求,实现从设计施工到较后验收所有环节都有相应规范。
由此可见,新修订的国标针对近些年层出不穷的问题跑道事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标修订和设计,相信等到新国标正式实施之后,这些根据现实需要设定的新指标,对于塑胶跑道的质量把关能够起到一定的限定作用,但是如果以为随着新国标的制定和实施,塑胶跑道的质量安全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那就显然不太现实,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问题跑道事件愈演愈烈的时候,不少媒体都将焦点对准了标准,认为问题塑胶跑道之所以能在校园大行其道,与相应的标准缺失有关。表面上看,这样的分析似乎很有道理。按照这样的分析和逻辑,只要塑胶跑道新标准登上历史舞台,曾经的塑胶跑道质量安全问题自然就能解决。但如果深入地再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问题塑胶跑道的肆虐,绝不仅仅是因为标准的问题,新国标的出台,也不能就从根本上解决塑胶跑道的质量安全困境。因为塑胶跑道并不缺乏标准,曾有专业人士专门进行过梳理,目前我国与塑胶跑道相关的各类标准不下10项,如果厂家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生产和铺设塑胶跑道,就不会产生质量问题,然而很多时候标准写在纸上、印在墙上,就是没有落实到产品上。
不可否认,与原来的标准相比,新国标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新国标对于塑胶跑道的质量提升和质量安全把关能力到底怎么样,重要的是看标准的落地情况和执行能力。如果企业在生产塑胶跑道产品时阳奉阴违,不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制造;塑胶跑道施工方施工时偷工减料,不能严格落实标准的要求;塑胶跑道的招标方、监督方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予以监督,那么中国标准即使有了全世界较为严格的指标也没有用,因为那样的标准只能称之为“纸标”——写在纸上的标准。
确保塑胶跑道的质量安全,除了严格执行标准之外,更重要的要抓好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管。从之前爆发的塑胶跑道质量安全事件来看,问题跑道之所以能大大方方地进入校园,是从生产到招投标到施工到验收等各个环节全链条的失守。若不做好过程控制,仅仅以结果导向关注是不是符合新国标,也许会杜绝一部分问题跑道,但也可能让一些过程问题隐藏得更深。比如在生产环节,许多小型作坊往往没有资质和技术,没有质量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也没有产品检验检测手段,但却能堂而皇之中标,与相当一部分招投标“唯低价是取”的错误理念有关——正是报价越低越易中标的魔咒,促使行业内的良心产品竞争不过小作坊的“三无产品”,当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形成,行业自律只会一步步瓦解。可见,要从根源上扼杀“毒跑道”的生存土壤,国标更新当然是必要的,但做好过程控制,确保跑道的生产、施工、招标、验收都在一个可控的框架内进行,可能更为重要。
较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大处罚力度和增加违法成本,使得问题跑道不敢进校园也进不起校园,这既需要厘清各个部门的责任,明确权责范围并严格问责,以防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更需要加大对不按标准提供跑道产品的各方的处罚力度,让其得不偿失,自然就会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参与竞争,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和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维护的双赢。
塑胶跑道质量安全不能只靠新国标
2020-11-16 浏览:107